*报告题目: |
大口黑鲈产业现状与对策 |
报告副题目: |
|
*报 告 人: |
白俊杰 |
报告人职称: |
研究员 |
头 衔1: |
|
头 衔2: |
|
职 务1: |
|
职 务2: |
|
*报告时间: |
6月8日上午9:15--9:45 |
*报告地点: |
成都校区6教407 |
主办单位: |
动物科技学院 |
摘 要: |
白俊杰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2000年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原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大连水产学院硕士生导师。第三、四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分会理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水产生物技术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水科院热带亚热带鱼类育种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生物技术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成果《红尼罗罗非鱼选育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淡水白鲳推广技术》获广东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红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研究》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鱼生长激素基因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和应用》和《罗非鱼、大口黑鲈等鱼类种质分子鉴定技术研究》分别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培育的大口黑鲈“优鲈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目前主持农业部行业专项《大口黑鲈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农业部“948”项目《大口黑鲈种质引进与遗传改良》、国家863计划《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的培育》,以及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华南草鱼分子育种岗位科学家等。以主要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论文18篇。指导培养的研究生20多人。 |
|